|
|||||||
獲獎作品名稱:青山隱鋼結構新民居設計
參賽學校:華北理工大學
參賽學生:崔梓烽、楊超華、陳駿逸、李偉濤、梁智超、張洋、賈曉銳、谷帥鵬、陳思澤
指導教師:王寧、宋磊、朱麗、韓流濤
一、建筑方案設計
1.1 建筑理念設計
建筑與自然和諧共生,驪山別苑擬選址于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區,坐落于驪山腳下,周圍綠樹掩映,環境優美,交通發達。采用四坡琉璃瓦屋面的地域性文化元素,有利于排水與周邊古建筑相協調。國家出臺了一系列關于綠色建筑以及農村現代化的政策。
1.2 建筑平面設計
首層布置有客廳、臥室、衛生間、車庫、工具間等功能性房間。二層設有陽臺和觀景露臺,在滿足居民生產生活需要的同時兼顧其精神方面的需求。
1.3 建筑立面設計
墻體采用自攻螺釘將水泥纖維板固定在方鋼管墻架上,外刷黃色真石漆,插座管線可埋設于墻體內,整潔美觀。外陽臺連通臥室,滿足采光和通風、晾曬衣物。觀景露臺,提供休閑娛樂場所,觀看驪山美景,擺放綠植等。窗戶采用雙層中空玻璃,達到更好的保溫隔熱、隔聲效果。
1.4 建筑剖面
中央空調管線埋設于吊頂內,檢修方便;采暖管線(地輻熱)可埋設于優肋板上減小樓板厚度,增大樓層凈空高度;3.6米層高設置合理,兼顧安全性和舒適性。
二、結構設計
2.1 結構體系設計
鋼框架、輕鋼龍骨復合墻體、優肋板組成的框架-墻板結構體系,實現柱網的靈活布置、框架柱與墻等厚及窗墻一體化設計,采用裝配式施工,縮短工期,減少現場施工的濕作業量。
通過與密排冷彎薄壁型鋼構架對比得到,結構具有綠色節能環保、抗震性能優越、用鋼量少、施工周期短、造價低等。
2.2 節點設計
采用裝配式連接節點,施工方便,成本較低。便于檢查和維護,減少現場焊接工作量,產生的噪音和污染較小,綠色環保。
三、圍護體系
墻體采用冷彎方剛管、OSB板、防水透氣膜、水泥纖維板等,滿足綠色環保。
四、創新性、經濟性
4.1 創新性
鋼屋架巧妙利用四坡屋頂建筑造型,屋頂與吊頂之間形成空氣隔熱層,起到良好的保溫效果;框架柱采用與墻等厚的方鋼管,美觀實用,空間利用率高;優肋組合樓板,免支模,免拆除,維護成本低。輕鋼龍骨復合墻體,綠色環保。屋頂太陽能電池系統,提供日常生活用電。安裝方便,靈活性高,使用壽命長。
4.2 經濟性
本工程的建設估算大約為1444元每平米。在城鄉居民經濟能力可承受范圍內,與傳統鋼筋混凝土結構進行對比,輕鋼結構地上與地下工程費分配為9:1,材料費與人工費分配為6:4,投資使用分配更合理,綜合經濟效益好。施工周期短、回收利用率高、綠色節能環保。